休止时间
试验时桩身混凝土强度(包括加固后的混凝土桩头强度)应达到设计强度值。 承载力时间效应因地而异,以沿海软土地区最显著。成桩后,若桩周岩土无隆起、侧挤、沉陷、软化等影响,承载力随时间增长。工期紧、休止时间不够时,除非承载力检测值已满足设计要求,否则应休止到满足规范规定的时间为止。
试桩桩头处理
1、预制桩:使用施工用柴油锤跟打时,只需留出足够深度以备传感器安装;使用自由锤测试时,则应清理场地确保锤击系统的使用及转场空间。一般垫上合适的桩垫即可,无须进行桩头处理。
2、灌注桩:
1)制作长桩帽(一般不低于两倍桩径),传感器安放在桩帽上 ;
2)制作短桩帽,传感器在本桩上安装;
试坑开挖和桩侧清理
无论预制桩还是灌注桩,如果传感器必须安装在地表以下,那么合理挖出桩上段就很有必要,而且桩头开挖也有一定要求。如果仅在安装传感器的部位挖出一个小洞,将使得选择的余地太小,从而很难找到适合传感器安装得平整面,自然测试效果难如人愿。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以距桩顶2d 为佳,坑底必须有 20cm 以上高度,一般开挖深度以距桩顶(2d+0.5m)为宜。
资料收集→检测时间确定→桩头处理→传感器安装位置选择→桩侧打磨→打孔及膨胀螺栓安装 →导向装置就位→布置锤垫→传感器安装→自由落锤就位→仪器参数设置→仪器状态确认→提升高度控制 →锤击→贯入度测量→信号确认
1、检查设备是否齐全,确定主机电源电量充足,主机及配件能够正常地采集测试。
2、收集桩土信息,地勘报告,填写高应变试验现场记录表
3.准备电钻,膨胀螺丝,扳手等传感器安装工具
4.按规范要求,对桩头及桩侧安装传感器的位置进行处理。将应变环和加速度传感器依据规范分别竖直安装在桩侧,保证传感器的受力方向与桩轴线平行,且电缆位于传感器下方。安装点距离桩顶应不小于2倍桩边长或直径,且传感器安装面平整光滑。安装好的传感器不得松动,应变传感器安装后的初始变形符合规范要求。
5.现场试验设施需准备木质垫板、重锤、脱钩、起重机械等设施。锤重不应小于特征值的2%,形状规格匀称、底面平整。
6.导向架底座应有足够的支撑力
请在主机处于电源关闭的状态下,连接高应变测试电缆和高应变测试加速度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。将19芯电缆接在主机高应变接口,应变传感器(六芯)分别接在电缆另一端的编号为3和4接口;加速度传感器(四芯)分别接在电缆另一端的编号为1和2接口。
1、 按下开机按钮,进入开始界面。
2、 点击高应变法窗口下面的采集,进入采集界面。
3、 点击设置按钮,进入设置界面。设置界面分为一般设置界面和传感器设置界面。默认进入一般设置界面。
4、传感器设置界面
加速度调整选框:分别在A1和A2选项输入对应的传感器参数,调整系数默认+1.0(+表示冲击脉冲信号在坐标轴显示为正向,数值1.0表示放大倍数),参与运算默认Y;应变计调整选框:分别在E1和E2选项输入对应的传感器参数,调整系数默认+1.0(同上),参与运算默认Y;(一般加速度计的值A在3.00左右,应变计E值在7.1左右)
5、 一般设置界面
工程名称(数据文件所在文件夹名称),检测单位,检测人员,桩号,总桩长,桩身密度,桩身波速,测点截面积,测点下桩长,测点密度,测点波速,桩身截面积,入土桩长,锤重,落距,桩底截面积,Sounding-入水桩长,桩径/边长,设计承载力,安全系数,数据实时监控(数据上传使用,如有需要再做调试),备注,计算方法(一共有RSP、RMX、RMN、RSU四种计算方法,请根据理论与实际,选取适合场地条件的Case计算方法),Jc,系统时间。
注意:其中红色区域是影响测试结果的必填选项。
测点截面积:根据实际情况输入,点击测点截面积后里面只需输入桩截面参数仪器会自动算出面积
测点下桩长:安装传感器以下的桩长 (总桩长>测点下桩长>入土桩长)
测点密度:根据实际情况输入 一般为2450
测点波速:根据混凝土的波速来输入 一般为3200-4200
计算方法:一般选择RSP
Jc:根据当地的桩端土质情况输入 一般为0.3-0.5
6、设置完成。点击确定,进入采样界面。
7、点击高应变采集界面中,点击参数显示区的“T”,选择设置合适的采样间隔;点击参数显示区的“D”,选择设置合适的触发电平。(建议触发电平选择3)
1、点击监视,观察应变传感器监视指示灯,全绿灯视为正常,并点击停止。如果不是绿灯,请检查应变传感器状态是否正常并重新安装或调整应变传感器。(如果传感器已安装好 还是处于红色灯状态 ,检测下传感器是否损坏或者变形严重)
2、提升重锤到预定的落距高度。
3、点击采样,等待落锤。打开脱钩,落锤之后,点击暂停,采集完成。
4、若需要复打,重复2、3步骤。
5、点击换桩保存。
6、采集结束后,务必关闭主机,清理高应变测试电缆和高应变测试传感器,将设备安放在仪器箱固定的位置中存放。
1、点击读盘找到数据文件,选中,打开。
2、点击屏幕分析按钮,进入分析界面。
3、首先切换至桩头(此处桩头、桩底和缺陷通过点击进行切换),将曲线图上的竖线通过触摸或者左移右移按钮移至桩头位置。点击桩头切换为桩底,将曲线图上的竖线通过触摸或者左移右移按钮移至桩底位置。点击桩底切换为缺陷,缺陷的操作方法同上。
4、点击选择定桩长/定波速的模式,对应设置相关参数,可在仪器上读取, FMX,ZVM,Beta,以及对应case算法算得的承载力值等相关信息。
FMX:应变传感器测试得到的最大力值
ZVM:加速度传感器测试换算后的最大力值
Beta:桩身完整性系数
上一篇: 高应变检测能得到什么数据曲线?如何分析?
下一篇: 高应变设备如何选购?应符合哪些必备要求?